饥不择食
拼音:jī bù zé shí
简拼:jbzs
典故: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回:“自古有几般: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
用法:补充式;作宾语;比喻需要急迫,顾不得选择
结构:连动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慌不择路
反义词:挑肥拣瘦
同韵词:与世长辞、沽誉买直、含糊其词、甘言巧辞、蚌鹬相持、石城汤池、谊不敢辞、知雄守雌、振振有词、丽句清辞、......
歇后语:兔饿捉老鼠;恶狼打老鼠
邂逅语:兔饿捉老鼠;恶狼打老鼠
灯谜面:几
英文:one hungry is not choosy about his food
日文:空腹(くうふく)にまずいものなし,ひもじいと何でもおいしい
德文:derHungerigeistimEssennichtwǎhlerisch<HungeristderbesteKoch>
造句:
◎ 几乎每一个人都有一些关于榆钱儿的故事:什么养伤时吃过榆钱儿"菜豆腐"啦;哪年大旱,饥不择食,一把把地吃生榆钱儿啦;顶数王伯伯年纪最大,革命资历老,所以故事也特别多。
◎ 我国解放前食品卫生基础十分薄弱,食品卫生既不成其为科学,监督管理也只是少数大城市的点缀,与亿万穷苦群众饥不择食毫不相干。
◎ 我有时被邀,虽然当时自己处在饥不择食的年月,但我在用麂制的佳肴面前,决不举箸,虽也会乘兴喝上半碗烧酒,那是对麂的祭奠,或者是以此麻醉一下自己无能拯救小麂的内疚之心。
解释一:不管什么都吃。比喻需要急迫,顾不得选择。
出处一: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饥不择食。’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三十
举例一:自古有几般: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回
解释二:择:挑拣。不管什么都吃。比喻需要急迫,顾不得选择。
出处二: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三十:“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饥不择食。’”
举例二:自古有几般:~,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