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登大雅
拼音:bù dēng dà yǎ
简拼:bddy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粗俗低级的东西等
结构:动宾式
年代:现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一般
近义词:不登大雅之堂
同韵词:以渴服马、尻舆神马、呼牛作马、攀辕扣马、奉公如法、鲜车健马、文搜丁甲、厉兵秣马、沙上建塔、南船北马、......
英文:[formal] elegance; refinement; good taste
造句:
◎ 历来谈论顾颉刚古史观的学者往往仅仅囿于历史学的范畴,仅仅关心"层累说"在古史研究中的意义,而忽视了"层累说"在根本上是一个源于民俗学的观点,即关于民间文学流变性的观点,也正是为了阐述其"历史是层累地形成"的观点,史学家顾颉刚才把民俗和民间文学这些历来不登大雅之物收入科学研究的视野,从而促成了民俗学这门学科在中国的正式诞生。
◎ 长期以来,挪威的艺术舞台一直被德国音乐所占领,挪威的民歌与民间舞曲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解释一:大雅:高贵典雅。不能登上高雅的厅堂。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出处一:见“不登大雅之堂”。
举例一:按照老看法,这类书至多只能指示童蒙,不登大雅。朱自清《<文心>序》
举例二:按照老看法,这类书至多只能指示童蒙,~。 ★朱自清《<文心>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