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行千里母担忧 - 民谚

进退失据


拼音:jìn tuì shī jù

简拼:jtsj

典故:《后汉书·樊英传》:“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进退两难

结构:主谓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生僻

近义词:无所适从、骑虎难下、进退两难

反义词:进退中绳、进退有常

同韵词:一致百虑、招之不来,麾之不去、铿金霏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长驾远驭、堆金积玉、鼎成龙去、耳目之欲、翻来复去、麾之即去、......

英文:to advance and retreatto stay or quit a joba sense of propriety

解释一:前进和后退都失去了依据。形容无处容身。也指进退两难。

举例一:~,两无所容,此可谓调和者之戒矣。(章炳麟《诸子学略说》)

出处二: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后汉书·樊英传》

举例二:进退失据,两无所容,此可谓调和者之戒矣。章炳麟《诸子学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