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诛笔伐
拼音:kǒu zhū bǐ fá
简拼:kzbf
典故:明·汪廷讷《三祝记·同谪》:“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垄上璠间识者羞。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表示对坏人坏事的揭发与批评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大张挞伐
押韵词:上情下达、龙盘虎拏、一递一答、明尚夙达、强嘴硬牙、习焉不察、风月无涯、死诸葛能走生仲达、冤家路狭、深奸巨猾、......
英文:condemn both in speeches and in writings
日文:口頭であばき,文章で責める
德文:etwasmündlichundschriftlichverurteilen
造句:
◎ 厉害,是个口诛笔伐的高手,谁呢?)却从未交过一分个人所得税。
◎ 我又在做我的能够口诛笔伐的土制笔杆圆珠笔了。
◎ 而所谓的网络评论家们也口诛笔伐兜了门户的老底儿,直刺门户的"盈利"死穴。
解释一: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
出处一:此丈夫所当履其道,免笔诛口伐于荜门闺窦之间。宋·陈亮《畏羞于君子》
举例一: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垄上璠间识者羞。明·汪廷讷《三祝记·同谪》
解释二:诛:痛斥,责罚;伐:声讨,攻打。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
出处二:宋·陈亮《畏羞于君子》:“此丈夫所当履其道,免笔诛口伐于荜门闺窦之间。”
举例二: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贪求,全不知~是诗人句,垄上璠间识者羞。 ★明·汪廷讷《三祝记·同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