粲花之论
拼音:càn huā zhī lùn
简拼:chzl
典故: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粲花之论》:“每与人谈论,皆成句读,如春葩丽藻,粲于齿牙之下,时人号曰:‘李白粲花之论。’”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结构:偏正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生僻
近义词:粲花之舌
反义词:荒缪之言
同韵词:油干灯草尽、凿坏而遁、渺无音信、江山之恨、插科打诨、消愁解闷、急人之困、清音幽韵、抱才而困、半信不信、......
解释一:粲花:鲜艳的花朵;论:言论。形容人的言论精妙绝伦
举例一:我们希望听到你对此事的~
解释二:粲花:鲜艳的花朵;论:言论。称赞言论的典雅隽妙。
出处二: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粲花之论》:“每与人谈论,皆成句读,如春葩丽藻,粲于齿牙之下,时人号曰:‘李白粲花之论。’”
举例二:此自师粲花之舌耳。然默验人情,实亦为理之所有。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