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沙扬砾
拼音:fēi shā yáng lì
简拼:fsyl
典故:《宋书·五行志五》:“暴风迅起,从丑上来,须臾转从子上来,飞沙扬砾。”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风势很猛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一般
近义词:飞沙走砾、飞砂扬砾
押韵词:不留痕迹、敝盖不弃、差慰人意、以售其伎、轻身殉义、宽猛并济、骄奢淫佚、人生若寄、投戈讲艺、隆情厚谊、......
解释一:形容风势很猛。同“飞沙走砾”。
出处一:路中甚寒,多饶风雪,飞沙走铄,举止皆满,唯土谷浑城左右暧于余处。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禅虚寺》
举例一:庚子,京师大风自西北起,飞沙扬砾,白日昏暗。《元史·顺帝本纪十》
解释二: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出处二:
举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