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行相诡 拼音:yán xíng xiāng guǐ 简拼:yxxg 典故:《吕氏春秋·淫辞》:“言行相诡,不祥莫大焉。”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言行不一 结构:主谓式 年代:古代 词性:贬义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言行一致 反义词:言行不一 同韵词:深沟壁垒、冒大不韪、驴头不对马嘴、颠唇簸嘴、撮盐入水、马龙车水、泝端竟委、龙肝凤髓、四郊多垒、求全之毁、...... 解释一:诡:违反,违背。说的和做的相违背。指言行不一。 出处一:言行相诡,不祥莫大焉。《吕氏春秋·淫辞》 出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