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假之年
拼音:tiān jiǎ zhī nián
简拼:tjzn
典故:《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天假之年,而除其害。”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偏正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生僻
近义词:天假其年
押韵词:鹤发童颜、立扫千言、饮马投钱、食方于前、害忠隐贤、矢口猖言、至言不烦、意在笔前、大敌当前、道貌俨然、......
解释一:上天赐给足够的年寿。指能享其天年。
举例一:夫孔明这殁,其年乃五十有四耳,使~,而得乘司马氏君臣之瑕衅,虽北定中原可也。 ★清·方苞《蜀汉后主论》
出处二:天假之年,而除其害。《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举例二:夫孔明这殁,其年乃五十有四耳,使天假之年,而得乘司马氏君臣之瑕衅,虽北定中原可也。清·方苞《蜀汉后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