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蠢具有拙劣、卑鄙、下贱、奴性的特征,它揭示了人类许多最令人痛苦的病症 - 塞内加

得不酬失


拼音:dé bù chóu shī

简拼:dbcs

典故:《后汉书·西羌传论》:“军书未奏其利害,而离叛之关已言矣。故得不酬失,功不半劳。”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收支不平衡

结构:主谓式

年代:古代

词性:贬义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得不偿失、因小失大

反义词:乞浆得酒

同韵词:国耳忘家,公耳忘私、背公向私、羔羊素丝、茫无所知、气竭声嘶、刻骨相思、目盼心思、马迹蛛丝、忧国忘私、半解一知、......

故事: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占据江东六郡,他想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就召集群臣商议攻打夷州和琼崖有关事宜,大臣们均赞同出兵,只有右都护陆逊不赞同,他认为当前应该休养生息增强实力。孙权没采纳他的意见就出兵取胜,但整体上得不酬失

解释一: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同“得不偿失”。

出处二:军书未奏其利害,而离叛之关已言矣。故得不酬失,功不半劳。《后汉书·西羌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