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隐之心
拼音:cè yǐn zhī xīn
简拼:cyzx
典故:《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指有同情心
结构:偏正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悲天悯人
反义词:铁石心肠、落井下石
同韵词:大政方针、孝子贤孙、错节盘根、枝布叶分、三沐三薰、步线行针、宗匠陶钧、超古冠今、科头裸身、戛玉锵金、......
灯谜面:则
英文:bowelsofcompassion<feelingofcommiseration>
日文:惻隠(そくいん)の情(じょう)
造句:
◎ 船家似乎也动了恻隐之心了,一句话也不发,跑将上来,他却突然交给了我一盒火柴。
◎ 她又去求蒋云,蒋云跟她那在三星级大酒店里当西餐厅经理的表弟一说,表弟生了恻隐之心,就把麦子安排在大酒店西餐厅里弹钢琴,没有工资,只管早中晚餐,顾客点曲给的小费归己。
◎ 在这里,作者所要特别指明的,就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不难加以发展。
◎ 用孟子的解释就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 狗当然是最听话的动物中的一种,人才喜欢,人总喜欢最凶狠的东西属于自己才好,别人拥有总不太放心,这方面有很多例子,我就不说了,只说一件事,就是我爸的爷爷六年后突然死的那天,我爷爷还是动了一点恻隐之心,经一种叫"红卫兵"的组织同意,回到甘家旺的家,一进院门大黄狗就扑了上去,爷爷吓坏了,我爸大声喊:"坐下!"我爷爷一屁股就坐门槛上了,大黄狗还站着。
◎ 听来就感到此人的可怕,可一旦见到他,那副声泪俱下的可怜相,让人又不免动了恻隐之心。
解释一:形容对人寄予同情。
举例一:此人为官清正,作事廉明,每怀~,常有仁慈之念。(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三回)
解释二:恻隐: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形容对人寄予同情。
出处二: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
举例二:此人为官清正,作事廉明,每怀恻隐之心,常有仁慈之念。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