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鸡怕网,猴子怕刀 - 壮族

舌战群儒


拼音:shé zhàn qún rú

简拼:szqr

典故:诸葛亮舌战群儒。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口才好

结构:主谓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同韵词:敦世厉俗、心满原足、情若手足、福倚祸伏、遁世离俗、悼心失图、名师出高徒、神气十足、同归殊途、遗风馀俗、......

邂逅语:诸葛亮游东吴

灯谜面:诸葛亮出使东吴

英文:a verbal battle; a verbal duel; a war of words; a wordy conflict; a contest of words

故事:东汉末年,刘表去世,刘琮投降曹操,形势对刘备与孙权极为不利。刘备派诸葛亮随鲁肃一起前往东吴去说服孙权联合抗曹。诸葛亮在孙权的殿前先后把张昭,虞翻、步陟、陆绩的投降主义驳得体无完肤,孙权终于同意联刘抗曹

造句:
◎ 一些主要情节,如险走柴桑,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六出祁山等也进行了艺术加工,并在原著的基础上加以丰富和发展。

解释一: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举例一:诸葛亮舌战群儒,薛综谓刘玄德乃织席败履之徒。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2章

出处二: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举例二:诸葛亮~,薛综谓刘玄德乃织席败履之徒。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