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刀相助
拼音:bá dāo xiāng zhù
简拼:bdxz
典故: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一折:“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仗义打抱不平
结构:连动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拔刀相济、见义勇为
反义词:袖手旁观
押韵词:餐风宿露、酸文假醋、豁然大悟、形表影附、邯郸学步、昂然而入、朝不保暮、重作冯妇、搔着痒处、心劳计绌、......
邂逅语:路见不平
灯谜面:帮人砍柴
英文:draw one's sword to give assistance
日文:急場に力添えする
俄文:брóситьсяназащйтусоружиемврукáх
造句:
◎ 此外,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也多把武艺超群的战将,和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义士描写得较为高大。
语文教学:这个吴书记真是大好人,竟看得起他陈奂生,把他当朋友,一旦有难,能挺身而出,拔刀相助,救了他一条性命,实在难得。高晓声《陈奂生上城》高中四册·课文·3
解释一:旧小说中多指打抱不平。
出处一:师曰:‘路见不平,所以按剑。’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二
举例一:《水浒》中塑造了众多路见不平,~的英雄好汉形象。
出处二: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二:“师曰:‘路见不平,所以按剑。’”
举例二:路见不平,~。 ★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一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