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张易调
拼音:gǎi zhāng yì diào
简拼:gzyd
典故:《晋书·琅邪悼王焕传》:“正是匡矫末俗,改张易调之时,而犹当竭已罢之人,营无益之事,殚已困之财,修无用之费,此固臣之所不敢安也。”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行为等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一般
近义词:改弦易调、改弦易张
押韵词:图文并茂、狐鸣枭噪、载欢载笑、走了和尚走不了庙、有说有笑、移风崇教、矫情饰貌、好心无好报、眉飞眼笑、蛇雀之报、......
解释一:更换琴弦,变换声调。比喻改变方针、做法或态度。
出处一:正是匡矫末俗,改张易调之时,而犹当竭已罢之人,营无益之事,殚已困之财,修无用之费,此固臣之所不敢安也。《晋书·琅邪悼王焕传》
举例一:至于取士之途不溥,沙汰之理未精。而舅属当铨衡,宜须~。 ★《北史·崔亮传》
出处二:
举例二:至于取士之途不溥,沙汰之理未精。而舅属当铨衡,宜须改张易调。《北史·崔亮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