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滚尿流
拼音:pì gǔn niào liú
简拼:pgnl
典故: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六回:”耍和尚烧得头焦额烂,麻婆子赶得屁滚尿流。”
用法:联合式;作状语、补语;含贬义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贬义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不寒而栗、一败涂地
反义词:从容不迫、面不改色、泰然自若
押韵词:筑室道谋、牙签玉轴、贸首之仇、贱骨头、道不同不相为谋、诒阙之谋、其道无由、略逊一筹、得缩头时且缩头、齐王舍牛、......
歇后语:鬼子兵逃命
灯谜面:上厕所
英文:frightened out of one's wits
日文:大(おお)いに狼狽(ろうばい)しているようす
德文:(vorAngst)indieHosescheiβen<indieHosenmachen>
造句:
◎ 回到宾馆已经撑得累得屁滚尿流,妻子换上睡衣变得很洋气,此时说什么话都是多余的了。
◎ “追!追!追他个屁滚尿流!”
解释一:形容惊慌或欣喜到极点。
举例一:那小船上的水手,吓得屁滚尿流。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十八回
出处二: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六回:”耍和尚烧得头焦额烂,麻婆子赶得屁滚尿流。”
举例二:那小船上的水手,吓得~。(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十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