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理平治 拼音:zhèng lǐ píng zhì 简拼:zlpz 典故:《荀子·性恶》:“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使社会安定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生僻 押韵词:横三顺四、暧昧之事、风流雅事、鲍鱼之肆、戢鳞委翅、强作解事、促促刺刺、知人料事、不欺暗室、穷巷陋室、...... 解释一:指合乎正道的礼法规范,使社会安定有秩序。 出处二: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荀子·性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