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 民谚

及锋而试


拼音:jí fēng ér shì

简拼:jfes

典故:《汉书·高帝纪上》:“吏卒皆山东之人,日夜企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比喻乘可行之机而行事

结构:偏正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生僻

近义词:见机行事、乘胜追击、及锋一试

反义词:坐失良机

同韵词:令月吉日、鸡头鱼刺、吮痈噬痔、汪洋闳肆、高自标置、无为之治、超阶越次、巴三揽四、鲁戈回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故事:秦朝末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他封刘邦为汉王去驻守汉中,项羽送他3万楚军,部队到了南郑时,很多楚军开始逃跑,于是韩信向刘邦建议及锋而试,可以成大业。刘邦听从韩信的建议,违约出兵攻击项羽,和项羽争夺天下取得了成功

语文教学:对联曰: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联语的对仗既工稳,造意又豪迈,用之于理发师,更是想像诡奇,出于意表,妙不可言。何满子《剃光头发微》高中二册·课文·8

解释一:趁锋利的时候用它。原指乘士气高涨的时候使用军队,后比喻乘有利的时机行动。

举例一:此后自当避免些无须必践的荆棘,养精蓄锐,以待~。(鲁迅《两地书·五》)

解释二:及:乘;锋:锋利,比喻士气高昂;试:试用。趁锋利的时候用它。原指乘士气高涨的时候使用军队,后比喻乘有利的时机行动。

出处二:吏卒皆山东之人,日夜企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汉书·高帝纪上》

举例二:此后自当避免些无须必践的荆棘,养精蓄锐,以待及锋而试。鲁迅《两地书·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