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毁瘠立
拼音:āi huǐ jī lì
简拼:ahjl
典故:唐·张鷟《朝野佥载·补辑》:“(崔浑)丁母艰,勺饮不入口,哀毁瘠立。”
用法:作主语、分句;形容丧亲之悲痛
结构:复句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生僻
近义词:哀毁骨立
反义词:哀而不伤
同韵词:春秋之义、观者蝟集、泻水著地、戎马之地、伤廉愆义、诚心实意、跼高天,蹐厚地、花天锦地、弃信忘义、心为行役、......
解释一:形容因居亲丧悲损其身,瘦瘠如骨骸支立
举例一:现在丧亲不会像古代那样~了
解释二: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出处二: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众亲戚已到,商量在本族亲房立了一个儿子过来,然后大殓治丧。蘧公子哀毁瘠立,极尽半子之谊。”
举例二:现在丧亲不会像古代那样哀毁瘠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