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鼓丧豚
拼音:bì gǔ sàng tún
简拼:bgst
典故:先秦·荀况《荀子·解蔽》:“故伤于湿而击鼓鼓痹,则必有敝鼓丧豚之费矣,而未有俞疾之福也。”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生僻
近义词:徒劳无益
同韵词:僾见忾闻、饥駈叩门、复雨翻云、朝梁暮陈、出世离群、逖听远闻、方便门、拳拳之忱、小脚女人、论世知人、......
解释一:敝:破;丧:失去;豚:猪。指击破鼓、杀掉猪以求神。指徒劳无益
出处一:故丧于湿而击鼓鼓痹,则必有敝鼓丧豚之费矣,而未有俞疾之福也。《荀子·解蔽》
解释二:敝:破,坏;丧:失去;豚:猪。指击破鼓、烹掉猪以求神治病,病仍未治好。形容费而无益。
出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