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刑而王
拼音:dāng xíng ér wáng
简拼:dxew
典故:《汉书·黥布传》:“少时客相之,当刑而王。及壮,坐法黥,布欣然笑曰:‘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处世
结构:偏正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生僻
同韵词:用违所长、针尖对麦芒、什袭以藏、人老珠黄、飞刍挽粮、三纲五常、除暴安良、床上叠床、九回肠、善善从长、......
解释一:谓先经受磨难而后飞腾黄达。
出处一:少时客相之,当刑而王。及壮,坐法黥,布欣然笑曰:‘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汉书·黥布传》
举例一:我爹爹是个大儒,指望立身行道;今遭此患难,那有出头之日。这时节难道是~? ★明·沈鲸《双珠记·僧榻传音》
出处二:
举例二:我爹爹是个大儒,指望立身行道;今遭此患难,那有出头之日。这时节难道是当刑而王?明·沈鲸《双珠记·僧榻传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