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
拼音:yī nián zhī jì zài yú chūn
简拼:ynzjz
典故:南朝梁·萧统《纂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结构:复句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一日之计在于晨
押韵词:蠖屈求伸、一命归阴、公道自在人心、去故就新、勠力同心、引绳批根、独善吾身、弃过图新、触景伤心、弃旧换新、......
灯谜面:一年之计
英文:Thewholeyear 日文:一年(いちねん)の計(けい)は春(はる)にあり 造句: 语文教学:“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初中一册·课文·11 解释一:要在一年(或一天)开始时多做并做好工作,为全年(或全天)的工作打好基础。 出处一: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梁·萧统《纂要》 举例一: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早作安排迎春耕。陈登科《风雷》第一部第31章 出处二:南朝梁·萧统《纂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 一无牲畜,二无农具,如何迎接来年的春播?一年之计在于春啊!耽误了春播,就会影响一年的收成,一百多口人就得喝西北风!
◎ 前人早经说过:"一年之计在于春",个人的家计(House-Keeping),应该如此;政府的国计(StateHouse-Keeping),也应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