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入舌出
拼音:jiǔ rù shé chū
简拼:jrsc
典故:臣闻之酒入者舌出,舌出者弃身,不宁弃酒乎?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十卷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酒后
结构:连动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酒后吐真言
押韵词:拉朽摧枯、抱玉握珠、洪乔捎书、剥床以肤、枝叶扶苏、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含含糊糊、韫椟藏珠、五短三粗、薏苡明珠、......
解释一:形容人喝酒以后喜欢唠叨。
举例一:管仲对曰:‘臣闻酒入舌出,舌出者言失。’西汉·刘向《说苑·敬慎》
出处二:臣闻之酒入者舌出,舌出者弃身,不宁弃酒乎?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