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无不克
拼音:gōng wú bù kè
简拼:gwbk
典故:《战国策·秦策二》:“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
用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结构:复杂式
年代:近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战无不胜
反义词:望风而逃
押韵词:元奸巨恶、琼浆玉液、富贵安乐、纵情欢乐、喜怒哀乐、千沟万壑、一狐之掖、抖抖瑟瑟、相顾失色、归华别业、......
英文:all-conquering
俄文:всепобеждáющий
造句:
◎ 当时社会上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刘湘之所以能战胜他的"幺爸",全靠刘神仙扶乩降神指示军机,所以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 毛泽东著作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新发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最完整的体现,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系统化的体现和新的发展。
语文教学: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佚名《将相和》小学十册·课文·18
解释一: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举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解释二:克:攻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出处二: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战国策·秦策二》
举例二:中国人民解放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