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卓绝
拼音:jiān kǔ zhuó jué
简拼:jkzj
典故:章炳麟《诸子学略说》:“用儒家之道德,故艰苦卓厉者绝无,而冒没奔竞者皆是。”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结构:偏正式
年代:现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艰难竭蹶
反义词:花天酒地、好逸恶劳
押韵词:竭忠尽节、琴瑟和谐、緑林豪杰、金辉玉洁、旁枝末节、侍执巾节、小菜一碟、识时务者为俊杰、情见埶竭、菲才寡学、......
英文:showing the utmost fortitude
造句:
◎ 彭真同志和东北局坚决贯彻毛泽东同志的这一战略意图,在错综复杂、艰苦卓绝的激烈斗争中,从全国革命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出发,从东北的实际情况出发,站在政治的高度把握东北的大局,抓住苏联在57个城市实行军事管制和我军最早出关部队先于国民党军队到达东北地区这一有利时机,迅速壮大自己,同国民党展开了一场针锋相对的顽强争夺战。
◎ 为什么一些经得起战争的残酷考验的同志,在全国胜利以后竟然想到自己不行了,要回家种地呢?为什么在战争的年代或者说在最困难的年代,令人敬爱的老同志丝毫不考虑家庭的困难,而在胜利以后,父母和子女的问题成为他们最苦恼的问题呢?为什么在严重斗争中表现了艰苦卓绝的优秀品质的同志,在新的形势中因为一点物质享受或一个老婆的问题,在自己的光荣奋斗历史上抹一把灰呢?由于其中有许多是我的熟人,我感到特别惋惜。"
◎ 《李先念文选》从若干侧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在军事、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所经历的光荣伟大而艰苦卓绝的斗争。
◎ 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新中国即将诞生。
◎ 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
◎ 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共同劳动和生活中,在抗击外来侵略、抵御外侮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了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光荣传统。
◎ 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国庆讲话中指出的:"经过五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艰苦卓绝的奋斗,昔日积贫积弱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
◎ 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民主革命,终于赶跑了帝国主义,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 特别是我们党成立以来,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人民由精神上的被动转入主动,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创了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 例如我们考察巴黎公社,当着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实践后,我们就会对巴黎公社运用暴力的得失成败,提出一些比较中肯的见解;可是,当我们经历了执掌政权、建设无产阶级国家的反复实践后,我们自然又会对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经验教训,提出一些新鲜的看法。
◎ 远在三百多年以前,他勇敢地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罗网,弃科举功名如敝屣,毅然决然走出小书房,走向大自然,以毕生精力和无限艰苦卓绝的精神,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 亚、非、拉许多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陆续获得了独立和解放。
◎ 我国在《讲话》发表以来创作的优秀文学作品,《白毛女》、《暴风骤雨》、《青春之歌》、《林海雪原》、《创业史》、《红旗谱》等,表现了我国人民为争取革命的胜利,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把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战斗。
◎ 建党初期,许多共产党人为寻找指引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精神武器,做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付出了惊人巨大的代价。
◎ 红军主力长征后,他奉命留在敌后,同江渭清、谭启龙、傅秋涛、钟期光等率部队坚持艰苦卓绝的游击战,是平江县的百名将星之一。
◎ 一她是一位生活的弱者,到了古丝绸中路后,始知芬芳和温馨并未选择自己,等待的乃是艰苦卓绝的磨砺。
◎ 无论是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毛主席创建的革命政治工作都发挥了无比强大的威力,成为我党我军战斗力的源泉。
◎ 如今,人们高兴地看到,经过五个多月艰苦卓绝的奋斗,几个漂流队已陆续到达长江入海口。
解释一: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出处一: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席者数年。《宋史·邵雍传》
举例一:用儒家之道德,故艰苦卓厉者绝无,而冒没奔竞者皆是。章炳麟《诸子学略说》
解释二:卓绝:极不平凡。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出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