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的程度上 - 戴望舒

胶柱鼓瑟


拼音:jiāo zhù gǔ sè

简拼:jzgs

典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结构:偏正式

年代:古代

词性:贬义

常用性:生僻

近义词:胶柱调瑟、刻舟求剑

反义词:随机应变、通达权变

同韵词:彼唱此和、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闲云孤鹤、图王霸业、双苗爱叶、无明无夜、深不可测、临难无慑、助人为乐、怅怅不乐、......

英文:stick to old ways stubbornly in the face of changed

造句:
◎ 那些胶柱鼓瑟的老学究,那能知道这个新境界呢!

解释一: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出处一: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举例一:情况变了,办法也要适应,不能~。

出处二:

举例二:若非公孙杵臼,焉得赵氏孤儿,既以遇难避仇,不必胶柱鼓瑟。明·无名氏《鸣凤记·桑林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