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之见
拼音:yī kǒng zhī jiàn
简拼:ykzj
典故:汉·桓宽《盐铁论·相刺》:“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结构:偏正式
年代:古代
词性:贬义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一得之见、坐井观天、管见所及
反义词:高瞻远瞩
同韵词:操履无玷、真伪难辨、改过从善、搭桥牵线、残茶剩饭、单丝不成线、糟糠不厌、成何体面、自由散漫、杀鸡取蛋、......
歇后语:顺着竹筒往外看;针眼里观景
邂逅语:针眼里观景;凿壁偷光夜读书
灯谜面:洞口;洞察;儒家观点
英文:glimpses of the truth
法文:vuebornée,étroite
故事:从前有一个人看到别人布网捕鸟,发现被捕的鸟每只鸟头才钻一个网眼,心想既然如此,何必结网呢?他回家便剪断长绳做成一个个圈圈,别人问他作什么用,他笑而不答并庆幸自己一孔之见,就找了一个没人的地方安好这些小圈圈,结果一只鸟儿也没捕上
造句:
◎ 理由在谈到他创作报告文学时说:"一个作者在脚踏实地的基础上,创作的思维应努力超脱生活中的一孔之见,一隅所感,势若奔马地尽情驰骋。
◎ 现就这个问题,结合我近40年的外语教育工作体会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 以笔者对文艺学的一孔之见,20世纪中国的文艺学大势似可描述为:学科探索成就不凡,理论新说可圈可点,但学科转轨并未完成,理论接轨尚未合榫。
◎ 前些年,我省某些中药材如白芍以及薄荷等的生产,就是被一孔之见、一时之见所误,盲目扩大种植,以致生产过剩。
◎ 不假思索,即兴写来,一孔之见,信口开河。
解释一:从一个小窟窿里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举例一:以上所说是我个人的~,仅供大家参考。
出处二:汉·桓宽《盐铁论·相刺》:“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