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是实践的女儿,不是权力的女儿 - 民谚

索然无味


拼音:suǒ rán wú wèi

简拼:srww

典故:一口气走到书局门看时,谁知大门还不曾开,不觉索然无味。清·吴趼人《近十年之怪现状》第十二回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枯燥无味

押韵词:狼心狗肺、人亡邦瘁、贪赃纳贿、造次颠沛、汗流浃背、赒穷恤匮、裁红点翠、蝉脱浊秽、被坚执鋭、人穷嘴碎、......

英文:for the birds

日文:索然として味気(あじけ)ない

法文:insipide<fade>

德文:fadeundlangweilig

造句:◎ 而学生则只能被左右着成为教师和知识的奴隶,经受着这索然无味的痛苦煎熬。◎ 坐在一旁的杨科长,听着这文绉绉的谈笑,索然无味,好容易才找着个插嘴的机会:"我看在荷花池里立个裸体女神的雕塑像!"他还在想着今早签订了的"点翠宾馆"的合同书,和那幅堂皇富丽的规划图。◎ 即如西湖的平湖秋月,柳浪闻莺,苏州的寒山寺等,地名何等动听,而实际上描写起来索然无味,所以我以为选择风景的对象总以避去名胜古迹为宜。◎ 特别是1月30日的报头,不但画面与21日重复,而且缩小了,画面就显得有些模糊,同时看过前一个报头的人,再来欣赏这个报头,就索然无味了。

语文教学: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朱光潜《咬文爵字》高中二册·课文·13

解释一:索然: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形容事物枯燥无味(多指文章)。

举例一:我情愿做一回“文剪公”,因为事情和文章都有意思,太删节了怕会~。(鲁迅《且介亭杂文附集·“立此存照”(三)》)

出处二:鲁迅《且介亭杂文附集·“立此存照”(三)》:“我情愿做一回‘文剪公’,因为事情和文章都有意思,太删节了怕会索然无味。”

举例二:我情愿做一回“文剪公”,因为事情和文章都有意思,太删节了怕会索然无味。鲁迅《且介亭杂文附集·“立此存照”(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