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权辱国
拼音:sàng quán rǔ guó
简拼:sqrg
典故:一字不易地接受了璞鼎查提出的条款,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江宁条约》。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一节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结构:联合式
年代:现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卖国求荣、奴颜婢膝
反义词:光宗耀祖、光耀门庭
押韵词:鸾漂凤泊、看得见,摸得着、粉装玉琢、你争我夺、子女玉帛、公公婆婆、七担八挪、丑媳妇总得见公婆、轻浪浮薄、袂接肩摩、......
英文:humiliate the nation and forfeit its sovereignty
日文:主権(しゅけん)を失(うしな)い国(くに)を辱(はずかし)める
德文:dieSouverǎnitǎteinbüβenundSchmachundSchandeüberseinLandbringen
造句:
◎ 台湾舆论认为此举"荒唐无知,丧权辱国,莫此为甚",同时认为从中反映出台湾官场的黑暗及官商勾结之可怕。
◎ 3日,蔡又从北京徐世昌政府外交委员会委员长汪大燮处得知,钱能训内阁已密电出席巴黎和会代表陆征祥等,要其在丧权辱国的"和约"上签字。
◎ 他既痛斥《马关条约》丧权辱国太甚,又极其荒谬地主张出卖祖国大片领土来换取付赔款和搞变法的费用,并幻想由此取得某些帝国主义的"保护",以造成一个安定的环境来推行变法。
◎ 例如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而当时京报称此为"万年和约"。
◎ 崇厚在沙俄欺骗和讹诈下,不经清政府批准,擅自于1879年10月2日在黑海岸边的里瓦几亚(靠近雅尔达)与俄方代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交收伊犁条约》(即《里瓦几亚条约》)、《瑷珲专条》、《陆路通商章程》和《兵费及卹款专条》。
◎ 日本人民仇视外国侵略者,也痛恨丧权辱国的幕府。
◎ 1946年,国民党同美国签订所谓《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中美航空条约》等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把中国的主权,大量出卖给美帝国主义。
◎ 你如果要多宣传改革开发的成果,他就会说"这会破坏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你多引一点外资,他就说"多一个外资企业,就多一份资本主义",威胁我们国家的性质;你划一点地方承包给外商去开发,他就说你"出卖主权,丧权辱国";你多发展一点乡镇企业,他就说"乡镇企业是不正之风的风源,会腐蚀我们的干部";你多发展一点私营企业、个体户,他就说"这会改变社会主义的性质";你讲要搞厂长负责制,他就说"这是削弱党的领导";你讲不能动用家庭联产承包制,他就讲"这是走单干的道路,不利于发展集体经济和共同富裕"。
◎ 目前中国因受帝国者的加紧侵略,与国内军阀的残酷剥削,整个的社会遂发生根本的动摇,农村经济破产,工商业凋敝,失业者日增,丧权辱国日甚……这种种亡国的险象,均纷纷接踵而至,所以全国的教育专家,都在此忙乱急激的变动上,焦心积虑的寻求中国教育的出路。
解释一:丧:丧失;辱:使受到耻辱。丧失主权,使国家蒙受耻辱。
举例一:清政府腐败无能,与英法等列强签订了许多~的不平行条约。
出处二:一字不易地接受了璞鼎查提出的条款,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江宁条约》。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一节
举例二:惩办丧权辱国的官僚!欧阳山《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