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衰三竭
拼音:zài shuāi sān jié
简拼:zssj
典故:《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用法:连动式;作定语;含贬义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一蹶不振、大势已去
反义词:盛极一时、方兴未艾
押韵词:十荡十决、自动自觉、寓庄于谐、不愧下学、计功受爵、渊鱼丛爵、狂蜂浪蝶、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人不知鬼不觉、生则同衾,死则同穴、......
英文:be nearing exhaustion
解释一:指力量一再消耗,已经衰减耗竭。
举例一:希特勒已到再衰三竭之时,他对斯大林格勒、高加索两处的进攻已经失败。毛泽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解释二:竭:尽。指力量一再消耗,已经衰减耗竭。
出处二: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