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之脑后
拼音:zhì zhī nǎo hòu
简拼:zznh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
结构:动宾式
年代:近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置身事外、置之不理
反义词:言犹在耳、念念不忘
同韵词:吃肥丢瘦、揎拳捰袖、皮里抽肉、太山北斗、短衣窄袖、挺身而斗、忍尤攘诟、得新忘旧、龙驰虎骤、行尸走肉、......
歇后语:床上放枕头;大姑娘的辫子
邂逅语:床上放枕头;大姑娘的辫子
灯谜面:枕头
英文:banish from one's mind
德文:sichausdemSinnschlagen<überhauptnichtmehranetwasdenken>
造句:
◎ 然而,如果以为,既然社会主义要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实惠,那就可以不顾客观条件、不择手段地去追求个人实惠,什么国家利益、四化前途,统统可以置之脑后,这就不是正确的讲实惠,而是一种"实惠主义"了。
◎ 当时,不是把人民民主专政看成是适合中国情况的无产阶级专政,而是看作比无产阶级专政低一级的或已经过时了的政权,脱离中国实际,一味强调"对资产阶级专政",在社会上找不到多少可专政的资产阶级,就臆造出-个"党内资产阶级"实行专政,而把应该着重进行的中心任务置之脑后,结果遭到历史的惩罚。
◎ 靠山吃山,实在是吃得毫不含糊,就象有些美食家在各自的"近水楼台"那样吃得心安理得;至于护山养山,则对不住得很,早被许多急功近利的人置之脑后了。
解释一:放在一边不再想起。
出处一:孔黄二人自问无愧,遂亦置之脑后。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回
举例一:贾家三兄弟自从拜在姚拨贡名下,便把这孟老夫子~。(《文明小史》第十四回)
出处二: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十四回:“贾家三兄弟自从拜在姚拨贡名下,便把这孟老夫子置之脑后。”
举例二:你不能把长辈的忠告置之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