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 民谚

不立文字


拼音:bù lì wén zì

简拼:blwz

典故: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指口头传授

结构:动宾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生僻

近义词:口传心授、口耳相传

押韵词:阿权膴仕、一佛升天,二佛出世、万能钥匙、张皇铺饰、神牵鬼制、鲁阳回日、怒目相视、莫衷壹是、腼颜人世、严刑峻制、......

造句:
◎ A、佛教的结集与经、律、论的产生佛陀传教用宣讲的方式,不立文字。
◎ 这里所说禅宗美学,是特指那种"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真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南宗禅及其美学思想。
◎ 在我看来也不外乎喝酒搓麻将、婚丧嫁娶、东家长西家短,纯是真够纯的,完全“不立文字”
◎ 坐在一旁的迦叶尊者忍不住了,就"破颜微笑",释迦牟尼见他知会了自己心意,便当众说了"吾有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后来又把一付袈裟和饭钵交给了迦叶,嘱咐他"我涅磐以后你不许死,要到下一个劫,慈氏佛(即弥勒佛)出世,把衣钵传给他"。
◎ 这好比一位科学家,用显微镜在仔细研究国徽那面有什么奥秘和玄机!你扔下显微镜,拿硬币于手中,翻一翻,转一转,当下即是!我们这经刚讲一半,已累得不成,总是在某些思想、理论中绕!没办法,经典还是要学的!毕竟我们中国人的祖先们创造了禅宗,太伟大了!不立文字,实在是学佛人的解脱!现在还在文字中,继续看。
◎ 禅宗的不立文字,以心传心即是这个道理。
◎ 禅宗在宗教仪式上简单易行,不立文字,不主张诵经拜佛。

解释一:佛家语,指禅宗悟道,以心传心,不涉及文字语言

举例一: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既非如霍光、寇准之不学无术,又非如释氏之~,瞎著去参。”

解释二:佛家语,指禅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经卷,唯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

出处二: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七:“师问:‘祇如古德,岂不是以心传心?’峰曰:‘兼不立文字语句。’”

举例二:既非如霍光、寇准之不学无术,又非如释氏之不立文字,瞎著去参。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