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暮之年
拼音:chuí mù zhī nián
简拼:cmzn
典故:宋·张元幹《庐川词·醉落魄》:“年华垂暮犹离索。”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指老年
结构:偏正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迟暮之年
同韵词:化及冥顽、文武兼全、绿鬓朱颜、神清气闲、进退两难、此问彼难、撒手人寰、慌作一团、简断编残、雀小脏全、......
英文:in old age
德文:Lebensabend
造句:
◎ 恒星进入垂暮之年并不平静,其外形和内部性质所发生的变化极为剧烈。
◎ 一种投身,一种奔赴,垂暮之年想到当时的朝气,仍不免心潮澎湃。
◎ 事隔30余载之后,范先生于垂暮之年的长期逆境之中,又苦心劳志地在翻译了伏尔泰的《中国孤儿》五幕诗剧的同时,抒笔写了《<赵氏孤儿>与<中国孤儿>》的《译序》。
解释一: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举例一:他在垂暮之年还想干一番大事。
解释二: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出处二:宋·张元幹《庐川词·醉落魄》:“年华垂暮犹离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