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狱
拼音:wén zì yù
简拼:wzy
典故: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清·龚自珍《咏史》诗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社会
结构:偏正式
年代:近代
词性:贬义
常用性:常用
押韵词:霜凋夏绿、洗心涤虑、无可奈何花落去、面面厮觑、三臡八葅、茫无头绪、鼎成龙去、喜怒哀惧、一替一句、龙盘虎踞、......
英文:literaryinquisition
造句:
◎ 今人之所以觉得乾嘉思想界沉闷,一是考据学的成就过于辉煌,论学风变迁者往往忽视乾嘉思想的研究;二是清廷的文字狱确实压抑了不少学者的独立思考。
◎ 生在那种时代,真要连"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都做不得,倘为吃饭而执笔,依然还免不了凌迟处决,读书害人,在乾隆年间可以说是害透了,虽然直到现在读书还免不了有烦恼,但我相信当文字狱盛行之时,为父母者一定会使儿女目不识丁的,因为非此难免父母也连累而遭杀头了。
◎ 他还著时宪书,写着钦定字样,非但改国号为大夏,且已经订定制钱式样及冠婚丧祭礼乐制度,而特别觉得惊人的是他已经在位八年了,这位六亲无靠,穷得连饭也没有吃的皇帝,实在是清代文字狱中一个趣闻,倘无其他记载他的文字留传,我想他便这般"歇斯底里"地凌迟处死了。
◎ 乾隆皇帝的兴趣,除开雅游外,大概便在咬文嚼字了,到他晚年,也便修心改过,颇不愿再劈文人脑袋,但综计案件,已经蔚伟大观,关于这类档案,民国二十年故宫博物院有"清代文字狱档"之辑,搜罗各省奏折及皇帝朱批,倘一点不带血腥意味来读这些往还公文,会觉得很多兴趣。
◎ 龚定庵咏古人的诗,"避席畏闻文字狱,著收都为稻梁谋",也无异为现代文人写照。
◎ 加之清廷从雍正朝开始,在收买利诱的同时,实行高压愚民政策,大兴文字狱,严禁读书人议论国事。
◎ 在其后的二十年里,他作为真正制造过文字狱的"中央文革小组"的一员,还必须夹起尾巴做人,免得让人们记起他来,跟他算那血雨腥风的七个月的"中央文革小组"新闻大员的旧帐。
◎ 如果此时发现一位象穆欣这样的"文革人物",声称自己被"某红学家"的一张所谓大字报,制造了文字狱,则肯定是要调查核实清楚的。
◎ 二关于"威力无穷"大字报的真相及其它"穆文"对我的主要指控是:我在"文革"初期的一张所谓"威力无穷"、"大有来头"的大字报,对他进行了"诬陷",制造了他的"文字狱",陷害了包括他在内的十位"忠良",造成他"冤狱八年,家破人亡"。
◎ 对付知识分子的屠杀手段就是大兴文字狱,这从康熙二年庄廷鑨"明史"案开始,康熙五十年又有戴名世的《南山集》案。
◎ 并且自康熙以来,文字狱事件层出不穷,汉人因为作诗写文,就被清政府借故残杀,汉族人可以说丝毫也没有自由。
解释一:统治者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而造成的冤狱。
举例一:清政府大兴文字狱,害死了很多有识之士。
出处二: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清·龚自珍《咏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