嵚崎磊落
拼音:qīn qí lěi luò
简拼:qqll
典故:元朝末年,也曾出了一个嶔崎磊落的人。这人姓王名冕,在诸暨县乡村里住。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神貌
结构:联合式
年代:近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生僻
近义词:欹嵚历落、嵚崎历落
押韵词:沉痼自若、张皇失错、高朋满座、不甘示弱、惊心丧魄、蜂出并作、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一语道破、以礼悔祸、夸诞生惑、......
英文:open and upright
解释一:比喻品格卓异出群。同“嵚崎历落”。
举例一:嵚崎磊落,轮囷多节,英绝之士,吾见亦寡哉!康有为《〈人境庐诗草〉序》
出处二: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元朝末年,也曾出了一个嶔崎磊落的人。这人姓王名冕,在诸暨县乡村里住。”
举例二:~,轮囷多节,英绝之士,吾见亦寡哉! ★康有为《〈人境庐诗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