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哪条谚语不是千真万确的 - 塞万提斯

口干舌燥


拼音:kǒu gān shé zào

简拼:kgsz

典故: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补语;指非常干渴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舌敝唇焦

押韵词:人心世道、天公地道、不易之道、虮虱相吊、权豪势要、九阍虎豹、根深叶茂、龈龈计较、怨声满道、斤斤计较、......

造句:
◎ 我们小心地爬着,每起落一步都要试几试,以防虚脚!每个人的身上都汗淋淋的,走得口干舌燥,从脸上不时淌下汗水。
◎ 如果讲课总是离不开书上写的、报上登的,抽象干瘪,那就难怪战士埋怨"讲得口干舌燥,不如自己看书看报"了。
◎ 大人讲得口干舌燥,认为已经把该说的都耐心说了,该懂的他都已懂得,他明明点头答应,可没过三分钟又故态复萌,你对他说的所有道理都是白费口舌。
◎ 沿江边走了大半天,早已口干舌燥,但我却不敢喝脚下的江水。
◎ 我说完时口干舌燥,嘴唇发木,四肢无力,恨不得随地倒下睡上三天再三夜,一周又一周,听得他人如泥塑,目光呆滞,好像看了惊天动地的一出戏,听了如歌如泣一首歌,读了激越昂奋的一首诗。
◎ 妈的,但是这一去就是大半天,晚上九点多钟,口干舌燥的我才获准离开。
◎ 16辛虹走后的一个星期我心绪不宁,我接的一个描写电脑的情景喜剧也因我写作态度不端正而作废,制片人换了别人来写,本来因为剧本讨论、开会、吃饭,写提纲等琐事还能叫我有一种忙忙乱乱的感觉,然而,然而--就像电影中的换场,仿佛只用了一秒钟,一切就从天而降,当我清醒以后,我突然发现自己正独坐家中,口干舌燥,窗帘外面是闪亮的阳光,地板上堆满了唱片、录相带、烟灰缸和吃剩的薯片空筒,此外是围绕着我的是一片寂静,没有声响,没有人,没有电话,没有事情,没有现在,也没有明天。

解释一:非常干渴。形容天热或说话很多,费尽口舌

出处一: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三国·魏·曹植《善哉行》

举例一:杜鹏程《保卫延安》:“他们每个人都~,耳朵轰轰响。”

解释二:燥:干。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

出处二: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举例二:那白氏心中正自烦恼,况且连歌数曲,~,声气都乏了,为何肯再唱。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