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嫌守义
拼音:bì xián shǒu yì
简拼:bxsy
用法:作谓语;指人守道义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生僻
押韵词:后来佳器、除奸革弊、斧凿痕迹、救饥拯溺、首尾共济、拿手好戏、掷鼠忌器、狐死兔泣、减灶之计、发凡言例、......
英文:to avoid anything that may bring aspersion
解释一:嫌:嫌疑;守义:保守道义。避开嫌疑,保守道义。
出处一:今主公避嫌守义,恐失众人之望。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3回
出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