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制人
拼音:hòu fā zhì rén
简拼:hfzr
典故:《荀子·议兵》:“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用于军事等方面
结构:偏正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以退为进、以退为攻
反义词:先发制人、先下手为强
同韵词:概日凌云、托足无门、人生在勤、守节不淫、别类分门、驷之过蠙、酒池肉林、厚貌深文、甑生尘、风卷残云、......
英文:win by striking only after the enemy had struck
俄文:пóзжезахвáтыватьинициативу
造句:
◎ 冷漠后恢复交谈的第一句话真是那么重要吗?重于我们曾经有过的一生一世的寻找?第二句话真就那么卑下吗?低贱到后发制人,丧失了品格和尊严?第三句话真就那么平淡了吗?淡忘它如同抛弃我们以前拥有过的万语千言?
◎ 大黄一向出手稳健,素有"以柔克刚,后发制人"的美誉。
◎ 所谓先发制人后发制人者,非电报不足以当之矣。"
解释一:等对方先动手,再抓住有利时机反击,制服对方。
举例一:秦晋淝水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因而战胜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解释二:发:发动;制:控制,制服。等对方先动手,再抓住有利时机反击,制服对方。
出处二: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荀子·议兵》
举例二:秦晋淝水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