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尽百味还点盐,穿尽绫罗不如棉 - 民谚

公是公非


拼音:gōng shì gōng fēi

简拼:gsgf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是非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一般

押韵词:蓄锐养威、十夫揉椎、天道恢恢、满车而归、乌漆墨黑、人凭志气虎凭威、恋酒贪杯、称薪而爨,数米而炊、称薪而爨,数粒乃炊、睹物兴悲、......

解释一:公认的是非。

出处一: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赏,违之必罚。唐·刘禹锡《天论上》

举例一:公是公非订弟兄,徐行疾行携子侄。清·赵翼《戏为叠字体》

出处二:唐·刘禹锡《天论上》:“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赏,违之必罚。”

举例二:~订弟兄,徐行疾行携子侄。 ★清·赵翼《戏为叠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