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壅若川
拼音:kǒu yōng ruò chuān
简拼:kyrc
典故:《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结构:紧缩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生僻
同韵词:尸冢之间、一柱承天、八万四千、三星在天、日旰忘餐、濮上桑间、后不僭先、循环无端、挥沐吐餐、只手擎天、......
解释一:比喻禁舆论之害。
出处一: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国语·周语上》
举例一:夫心险如山,~,怨怒之情不一,欢谑之言无方。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谐隐》
出处二:
举例二:夫心险如山,口壅若川,怨怒之情不一,欢谑之言无方。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谐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