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羊九牧,其事难行;一国三公,适从焉在? - 旧唐书

先意希旨


拼音:xiān yì xī zhǐ

简拼:xyxz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结构:偏正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生僻

近义词:先意承志、先意承旨、先意承指

同韵词:夹板医驼子、蛲蛔之死、朝经暮史、果然如此、屎盆子、明眸皓齿、谘经诹史、视其所使、让礼一寸,得礼一尺、斗牙拌齿、......

解释一: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谄媚逢迎。同“先意承志”。

出处一: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韩非子·八奸》君子之所为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礼记·祭义》

举例一:贾能先意希旨,偁常疾之。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十

出处二:

举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