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若无睹
拼音:shì ruò wú dǔ
简拼:srwd
典故: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
用法:补充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结构:动宾式
年代:古代
词性:贬义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熟视无睹
反义词:亲眼目睹
同韵词:破觚为圆,斫雕为朴、死生未卜、物归旧主、穴居野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高瞻远瞩、人心不古、莺歌蝶舞、哀哀父母、染神刻骨、......
英文:ignore
日文:見ても見ないがごとし。ちっとも関心(かんしん)を持(も)たないこと
德文:sotun,alsobmannichtsgesehenhǎtte<vonetwaskeineNotiznehmen>
解释一:睹:看见。虽然看见了,却象没有看见一样。指对眼前事物莫不关心。
出处一: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
举例一:对敌人采用的反动的新原则~。(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出处二: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
举例二:对敌人采用的反动的新原则~。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