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承认总的历史发展中是物质的 - 马克思、恩格斯

死有余责


拼音:sǐ yǒu yú zé

简拼:syyz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罪大恶极

结构:复杂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一般

近义词:死有余罪、死有余辜

押韵词:醉酒饱德、论高寡合、摸着石头过河、龂齿弹舌、愚者千虑,亦有一得、辨如悬河、钩辀格磔、妄口巴舌、马毛蝟磔、别创一格、......

英文:to have enough and to spare; to have a surplusslightly more than (the preceding figure); more than is needed

解释一:犹死有余辜。形容罪大恶极,即使处死刑也抵偿不了他的罪恶。

出处一:幸得充位宰相,不能进贤退不肖,以此负国,死有余责。汉·荀悦《汉纪·哀帝纪下》

举例一:军讫者并鬼门而东鹜,浮瘴海以南迁,生无还期,死有余责。宋·苏轼《昌化军谢表》

解释二:指虽死尚有罪责。

出处二:

举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