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而不俚
拼音:zhì ér bù lǐ
典故:《汉书·司马迁传赞》:“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偏正式
年代:古代
近义词:质而不野
同韵词:刨根问底、萧墙祸起、泰极生否、孤峰突起、泰山可倚、安分守己、朝闻道,夕死可矣、神来之笔、沾沾自喜、顾大局,识大体、......
解释一:质:朴素、单纯。俚:粗俗。质朴而不粗俗。亦作“质而不野”。
出处一: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赞》
举例一:《孔雀东南飞》~,乱而能整,叙事如画,叙情若诉,长篇之圣也。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二
出处二:
举例二:《孔雀东南飞》质而不俚,乱而能整,叙事如画,叙情若诉,长篇之圣也。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