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贤如渴
拼音:sī xián rú kě
简拼:sxrk
典故:《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用法:作谓语;指爱惜人才
结构:主谓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思贤若渴
押韵词:七搭八扯、昼夜不舍、紧追不舍、青鸟使者、责备贤者、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舌者兵也、始作俑者、高山大野、良有以也、......
语文教学:将军既帝室之胄, 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 雄,思贤如渴,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 和诸戎,南抚夷越,外 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 将荆州之军以向宛、 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 箪含壶浆,”以迎将军 者乎?诚如是,则霸业 可成,汉室可兴矣。陈寿《隆中对》初中五册·课文·23
解释一:如渴:如口渴思饮那般,形容迫切。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
举例一:启翁,你看他是如何~!(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
出处二: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举例二:启翁,你看他是如何思贤如渴!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