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墙而立
拼音:miàn qiáng ér lì
简拼:mqel
典故:《尚书·周官》:“不学墙面。”孔安国传:“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一无所知
结构:偏正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押韵词:自甘暴弃、尺寸之地、小本经纪、力排众议、同心共济、隋珠和璧、万事如意、谩天昧地、冰炭不同器、铜头铁臂、......
解释一:比喻不学之人,如面对墙壁而立,一无所见。
举例一:古今成败,不可不知,退朝之暇,念观典籍,~,不成人也。(《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
出处二:不学墙面。《尚书·周官》孔安国传:“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举例二:古今成败,不可不知,退朝之暇,念观典籍,面墙而立,不成人也。《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