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庸人中出类拔萃的人,在人杰中 - 尼·培根

布帛菽粟


拼音:bù bó shū sù

简拼:bbss

典故:《宋史·程颐传》:“其言之旨,若布帛菽粟然。”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生活必需品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衣食住行、柴米油盐

押韵词:幽明异路、雨泽下注、怨声盈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亡羊歧路、自出机杼、罄山采木、服气吞露、恨如头醋、家鸡野鹜、......

英文:daily necessities as food and clothing

俄文:одéждаипища

造句:
◎ 从反映远古时期信仰和情感愿望的岩画、彩陶到工匠们制作的画像石、画像砖、瓦当;从璀璨的石窟艺术、壁画、雕塑到精湛的青铜器、瓷器,无不涉猎;即使像民间泥土味十足的剪(刻)纸、泥(布)玩具、木雕、服饰、画具等种种"布帛菽粟",他亦能之中咀嚼出许多滋味。

解释一:指生活必需品。比喻必不可少的事物。

举例一:对于胜利了的人民,这是如同~一样地不可以须臾离开的东西。(毛泽东《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

解释二:帛:丝织品;菽:豆类;粟:小米,泛指粮食。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极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西。

出处二:汉·晁错《论贵粟疏》:“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宋史·程颐传》:“其言之旨,若布帛菽粟然,知德者尤尊崇之。”

举例二:对于胜利了的人民,这是如同~一样地不可以须臾离开的东西。 ★毛泽东《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