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跟站得稳,肩膀就硬 - 朝鲜

本末倒置


拼音:běn mò dào zhì

简拼:bmdz

典故:金·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然非知治之审,则未尝不本末倒置。”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弄错了事物的轻重主次

结构:主谓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轻重倒置、舍本求末

反义词:以一持万、本末相顺

同韵词:玉成其事、点指画字、昨非今是、促促刺刺、返观内视、日省月试、三番两次、缀辞之士、积时累日、引虎入室、......

邂逅语:木橛头作笆桩

灯谜面:半;瓶底朝天;跋作序言

英文:cart before the horse

日文:本末を転倒する

法文:mettrelacharruedevantlesboeufs<prendrelesecondairepourleprincipal>

德文:UnwesentlichesfürWesentlicheshalten

俄文:стáвитьсногнáголову

造句:
◎ 如果本末倒置,无疑会得出"词是字构成的"的结论了。
◎ 当然,从教育的角度看,为切实可行地培养孩子的欣赏能力,仍要让他们以多听具有童趣的儿童音乐为主,以听"成人音乐"为辅,决不能本末倒置。
◎ 当然,从教育的角度看,为切实可行地培养孩子的欣赏能力,仍要让他们以多听具有童趣的儿童音乐为主,以听"成人音乐"为辅,决不能本末倒置。
◎ 当然,从教育的角度看,为切实可行地培养孩子的欣赏能力,仍要让他们以多听具有童趣的儿童音乐为主,以听"成人音乐"为辅,决不能本末倒置。
◎ 当然,从教育的角度看,为切实可行地培养孩子的欣赏能力,仍要让他们以多听具有童趣的儿童音乐为主,以听"成人音乐"为辅,决不能本末倒置。
◎ 但是绝不可以误解为形象思维包含着典型性,这样就会造成本末倒置的错误。
◎ 再者,如果上文所讲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所具有的法律效力实质上是立法行为所具有的法律效力的话,那么,非法的立法行为(如违反法定程序的立法行为)又具有怎样的法律效力呢?这样的立法行为又怎样决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什么样法律效力呢?所以,这一定义导致的结果必然在逻辑上或本末倒置或概念不严或循环论证。
◎ 近年来盛行的"文体搭台,经贸唱戏"的招商活动已经产生变异,文体热热闹闹,经贸冷冷清清,南辕北辙,本末倒置。
◎ 如果偶尔有之,也不能本末倒置。

解释一: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出处一:然非知治之审,则未尝不本末倒置。金·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

举例一:看问题要抓住本质,决不能~。

解释二: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出处二:金·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然非知治之审,则未尝不本末倒置。”

举例二:该简者你却详而不简,该详者你又简而不详。~,批评你还不愿意?乱弹琴! ★曲波《林海雪原》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