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榻留宾
拼音:xuán tà liú bīn
简拼:xtlb
典故:《后汉书·徐稚传》:“在郡不接宾客,惟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交往等
结构:偏正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一般
近义词:下榻留宾
同韵词:二人同心、三省吾身、两意三心、至人无亲、众口铄金、绿叶成阴、醉吐相茵、男大须婚、领异标新、黑白不分、......
故事:东汉时期,陈蕃担任豫章太守,他不喜欢留造访的客人过夜,唯独对名士徐稚除外。他的公馆内特为徐稚设了一张床,徐稚来时放下就可以用,走后就将床吊起来,可见他们的友谊有多深
解释一:榻:狭长而矮的床,特指待客留宿的床。把平日悬起的床放下来,留客人住下。比喻对客人以礼相待,格外尊敬。
举例一:春秋佳日,悬榻留宾,偶然兴到,随地设宴。曾朴《孽海花》第20回
出处二:在郡不接宾客,惟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后汉书·徐稚传》
举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