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之无及
拼音:huǐ zhī wú jí
简拼:hzwj
典故:《左传·哀公六年》:“既成谋矣,何及其未作也,先诸?作而后悔,亦无及也。”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结构:补充式
年代:古代
词性:贬义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悔恨交加、悔之晚矣、悔不当初
反义词:顽固不化、死不悔改
同韵词:追趋逐耆、貌合心离、一脚不移、力软筋疲、各得其宜、抓破面皮、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人心齐,泰山移、不入时宜、体无完皮、......
俄文:пóзднобудеткаяться
故事: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准备攻打齐国,越王勾践带人为夫差助威,伍子胥对夫差说越国才是心腹之患,应该除掉,等越国强大了,想消灭就后悔莫及了。夫差不听劝告,反而疏远伍子胥并命他自杀。11年后,强大了的越国一举消灭吴国
语文教学:恐那时人财两失,悔之无及也。冯梦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高中四册·课文·8
解释一:后悔也来不及了。
出处一:既成谋矣,何及其未作也,先诸?作而后悔,亦无及也。《左传·哀公六年》
举例一:倘一有拒捕之名,弄假成真,百口难诉,~矣。(《古今小说》第三十九卷)
出处二:
举例二:倘一有拒捕之名,弄假成真,百口难诉,悔之无及矣。《古今小说》第三十九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