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中时弊
拼音:qiè zhòng shí bì
简拼:qzsb
典故:彦光时主丽水簿,慨然上疏陈十弊,皆切中时病。宋·龚明之《中吴纪闻·王彦光》
用法:动宾式;作宾语;含褒义
结构:动宾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切中时病
反义词:空谈误国
同韵词:天地开辟、帡天极地、降心下气、睚眦之隙、大有见地、说家克计、使酒仗气、车辙马迹、细声细气、名贸实易、......
英文:cutting into the present-day evils
造句:
◎ 这样一个切中时弊的讨论会纪要,却惹得县教育局长丁式贤、副局长应素娥等人大动干戈。
◎ 这些文章充满浓郁的政治热情,紧密地联系社会现实,切中时弊,激浊扬清,入木三分,读者拍案惊叹。
解释一:切:切合;中:恰好对上;弊:害处。指发表的言论正好击中当时社会的弊病。
举例一:这些杂文旗帜鲜明、爱憎分明、~而又短小精炼、妙趣横生、富有寓意,博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支持。(丁一岚《不单是为了纪念》)
出处二:丁一岚《不单是为了纪念》:“这些杂文旗帜鲜明、爱憎分明、切中时弊而又短小精炼、妙趣横生、富有寓意,博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支持。”
举例二:这些杂文旗帜鲜明、爱憎分明、切中时弊而又短小精炼、妙趣横生、富有寓意,博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支持。丁一岚《不单是为了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