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法律能为自己说话,它们首先埋怨的就是律师 - 哈利法克斯

百年不遇


拼音:bǎi nián bù yù

简拼:bnby

典故:不是要开大会吗?百年不遇的事,我歇半天工,好开会去。老舍《龙须沟》第三幕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事情很难遇见

结构:偏正式

年代:近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千载难逢

反义词:屡见不鲜、司空见惯

同韵词:临事而惧、七子八婿、进退失踞、深识远虑、乘龙贵婿、蝉联蚕绪、贯鱼之序、搓绵扯絮、无凭无据、进退无据、......

英文:not likely to happen in a century

日文:千載一遇

造句:
◎ 我们这支军队的光荣传统和我们这个民族的优秀品质在百年不遇的'98抗洪斗争中凝聚与飞跃为一种富有崭新时代内涵的伟大"抗洪精神"。
◎ 今年9月9日,九号台风袭击珠江口,最大风力达12级,加之正值潮汛高峰,形成了百年不遇的台风暴潮,部队驻地沿江堤坝决口200多米,堤坝内的村庄和1,000多亩良田顿成一片汪洋。
◎ 本报讯九月九日,西藏军区党委面对西藏遭受近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决定动员全区部队从历年节余和生产积累中拨出口粮、种粮和饲料粮一百万斤,派出汽车一百二十五辆,分别运送到灾区。
◎ 许多国家正在为迎接这百年不遇的天文现象作各方面的准备。
◎ 由此推断,除百年不遇的历史特殊情况外,一般年景降雨量大大超过农作物生长所需。
◎ 例如,一九六三年,大寨遭到了百年不遇的洪灾,房屋几乎全部倒塌,农田遭到巨大破坏。
◎ 解放前,当他不满周岁的时候,那年碰上大冲百年不遇的大旱,他父亲因为用水被地主黄歪头迫害致死,他跟着可怜的母亲,流离四方,才度过那苦难的童年。
◎ 啊,大旱,百年不遇的大旱!旱得遍地生烟,旱得草木发焦。
◎ 只有他自己知道,那是一首百年不遇的诗歌。
◎ 1997年夏季,我国华北、东北等地区的平均气候达到了近40年来同期的最高值,旱情严重;但到了1998年夏季,长江、嫩江和两湖地区又出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解释一:一百年也碰不到一次。形容很少见到过或少有的机会。

举例一:不是要开大会吗?~的事,我歇半天工,好开会去。(老舍《龙须沟》第三幕)

出处二:老舍《龙须沟》第三幕:“不是要开大会吗?百年不遇的事,我歇半天工,好开会去。”

举例二:松花江万万不会来这么一次百年不遇的武开江。《花城》1981年第1期